“虽然想不通,但还有其他佐证。

吕良的信里,说他住旅馆时经常见到一个人,我们就臆测他指的是某位‘常客’,可是他并没有说那个人就是旅馆里的呀,他老看见并且觉得异常的,会不会是那个瞎子?老板说他常要钱要到店门口。

吕良去火车站前很激动,他说要去拍瞎乞丐的照片,会不会是想留证据?谋杀发生的时候,瞎子也在火车站。

如果他真从事犯罪,那他是真看不见吗?还是装的?难道他和刘湘才是咱们一直在追查的贩毒集团的余孽?可是,她是个好姑娘,我不相信……”

“不相信就别信了。”

“我现在不知道该信什么,该怀疑什么,都搅成一锅粥了,还是八宝粥……尤其是最后的电话簿和‘73’,我的娘呀!”

杜公子微微一笑:

“留言本身不算难解,只是问题不在留言上……”

“啊?你已经知道留言是什么意思了?快说说,你怎么想的?”

“不,”

他摇头,“不是我怎么想,而是她怎么想。

死亡留言是死者要告诉我们的一些信息,所以,留言在我们脑子里是什么意思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,在她脑子里是什么意思。”

“从死者的角度去理解留言?”

“嗯。”

他点头,笑容非常微妙,好像在庆幸什么,“所以,你当初让刘湘从‘营业执照’出发去发散思维,真是个意外收获。

这让我们知道死者的思考方式。

如果每个留言都有这么好的条件就省事了。”

“是吗?”

“当然。

首先要搞清‘73’和电话簿的关系。

我的猜测是,如果‘73’相当于密码,那电话簿就是密码表,要解读‘73’必须靠它。

这样……我们先把‘73’搁一边,单说电话簿。

刘湘拿着它,想到的会是什么?如果从形状上考虑的话?”

“手风琴?”

我那个样子的电话簿拉开时,很像琴上的风箱。

“我倒觉得,更像……你看过古装连续剧吧?里面的书,或者奏章……两边是硬皮,内容折起来,看的时候摊成一条,简直一摸一样,是吧?而且,用来写电话的一条条横线,铺开看时变竖线,看起来像为一列列的竖写字打的隔断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